6月14日,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“中國這十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、徐曉蘭、總工程師韓夏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,并答記者問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在會上指出,中國是全球重要的集成電路市場。近年來,在內外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,我國集成電路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,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增強,2021年全行業銷售額首次突破了萬億元。2018至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17%,是同期全球增速的三倍多。
徐曉蘭表示,中國政府一直秉承開放發展的原則,致力于打造全球緊密合作的產業鏈、供應鏈。2020年,我國出臺了《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》,所有政策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。“我們歡迎全球集成電路企業來華建設研發、生產和運營中心,鼓勵更多企業家和高素質技術、管理人才隊伍來華發展,共享市場需求增長帶來的發展紅利。我們將著力做好政策落實工作,加大人才引育力度,務實深化國際合作,加強知識產權保護,營造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,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。”
同時,我國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數據顯示,我國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4762家小巨人企業。其中,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中超六成屬于工業的基礎領域,超七成是深耕行業十年以上,超八成進入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鏈。
“與此同時,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,供給體系不能完全適應消費升級需要,產業鏈、供應鏈領域和關鍵環節還有不少薄弱點。”辛國斌說。
“十年來,我國制造業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。從2012年到2021年,工業增加值從20.9萬億元增長到37.3萬億元,年均增長6.3%;制造業增加值從16.98萬億元增加到31.4萬億元,占全球比重從20%左右提高到近30%。”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6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“中國這十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。